close
人人都是老闆.002.jpeg
以職位為中心的勞動市場,
正在轉型為差事/專案為中心的勞動市場,
顛覆著我們過去的工作方式。
 
我身邊越來越多朋友,在LINE上做團購,
在臉書開社團或透過直播做生意,
也有下班開Uber,假日變成彩妝師,
他們平日也是上班族,
但都利用零碎時間替自己賺取額外收入。
以前我們說「打零工」通常是指沒有正職,
透過短期、臨時性工作來賺取收入,
不過近年來因為企業外包與共享經濟的興起,
創造出一種新零工經濟,
可以讓人精準工作有效控制自己的閒暇時間,
利用平台媒合讓想要賺外快的人和需要服務的使用者,
創造額外的穩定收入。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GI)在2016年的調查報告中,
明確定義了零工經濟的工作者,
是一群具備自主性、論件計酬、
只和客戶維持短期合作關係的獨立工作者。
像這樣子沒有領固定薪水、不用朝九晚五、
自主性高的工作型態,
讓勞動人口參與率提高、失業者有更多的工作機會,
甚至是在退休之後開始尋找事業第二春,
這讓勞動生產力獲得提升,
帶來有形的經濟效益,也成為一種新商業模式。,
 
零工經濟來了一書這麼說:
「擁有一技之長的勞工,可以在零工經濟找到機會,
將好職位變成好工作。
至於傳統上的「壞就業」低技術能力勞工,
零工經濟具備幾那些壞就業轉為好工作的潛力。
將工作從全職職位脫離出來,
勞工可以實現受僱員工傳統上不可得的自主權、彈性和控制權。
零工經濟也在破壞我們的生活方式。
傳統上高舉債、高固定成本的生活,
在工作與所得變動不易的經濟中,無法順利運作。
如果能夠一路享有更多休假,
如果醫生可以擁有更平衡的工作和休閒配置,
那麼,
選擇一個埋首工作四十年之後退休的人生架構,
實在沒有什麼道理。
要在零工經濟中成為贏家,
需要新的思維、特定的技能,以及新的工具箱。
就業不等於成功,成功的意義在於開創更協調而平衡的生活,
找到令人滿意的工作,達成專業和個人成功的願景。
因此,別再求職了,現在就開始創造零工經濟的生活。」
 
當然,所謂別再求職了,
並非不要找工作,而是不再以一份全職工作當作目標。
工業時代我們考量職涯,
只有一種策略:縱向單一發展。
其實就是根據自己的學經歷優勢決定職業,然後一步一步向上爬。
但在網路時代需要截然不同的方法:橫向多元發展。
根據自身優勢與愛好發展多種領域,獲得多元收入,
也就是用各種投資組合拼湊職涯。
你可以白天在企業當工程師,
同時接案做APP,開發自己理想中的遊戲;
你可以是瑜伽老師,同時是纏繞畫的創作者;
你可以是會計師,也是游泳教練/網球教練;
你可以是全職家庭主婦,但也是網購專家。
 
斜槓青年一書中提到:
「經驗真的已經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了,
市場規則正隨著技術進步、傳播方式改變,
以及消費者的意識和行為轉變而發生改變,
過去的行銷和傳播手段都不適用了。
所以我們已經走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同時也是一個陌生的世界,
必須不斷探索和嘗試來理解新世界的規則。
所謂職場菁英不見得站足絕對優勢,
也就是說沒有太多社會資源、名校學歷或豐富經驗,
但有熱情、實力、敢拚敢闖的普通人,也能出頭天的時代。
只要有前瞻性的眼光,
能把握時代的脈絡與趨勢、在對的時機切入市場需求,
資源就會向你湧來。
這些現象都在在顯示,
個人的成功將不再依附在企業,而是由市場決定。」

多元職涯.jpg.png

越來越多實際案例證明,
時代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現有規則。
企業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
與此同時,個人的機會卻是不斷增加。
未來,人人都是自己的老闆,
就算不想當老闆,趨勢也會把你推向這個浪潮,
不創業就等死不是口號,而是很有可能的現實,
只是創業不再如想像中的困難,
透過瞭解自身優勢,人人都可以是創業家。

如何找到自身優勢拓展職涯廣度?您可以透過以下兩個管道:

1. 生涯設計工作坊:http://design-your-life.strikingly.com

2. 一對一生涯健檢:http://lifemap.strikingly.com/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nDi 的頭像
    SanDi

    Sandy-一對一生涯健檢顧問

    San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