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常常聽到『年輕就是本錢,時間就是金錢』

但到底該如何量化呢??

 

年前,聽了一場投資理論的分享。

裡面提到巴菲特的滾雪球理論。

其中就在講時間的複利有多麼的驚人。

有買過投資型保單的人都知道

20歲買,30歲買,40歲買

同樣都是過了十年,只要本金與利率相同

最後的結果都一樣

但越早開始,就越快享受成果。

我們就來看看

在相同條件下,假設每年存10萬,複利10%:

10年後都是175萬3千多,

差別在於幾歲享受這個成果

而大多數的人都停留在 

享受一樣的成果

忽略了『時間成本』的差別有多大

 

假設大家都活到80歲

若繼續每年存10萬,每年有10%的獲利

在這樣的相同條件下:

20歲開始存的人

30歲時會有175萬3千多

40歲時會有630萬

50歲時會有1809萬

60歲時會有4868萬(還會覺得無法退休嗎?)

70歲時會有1億2802萬

 

40歲開始存的人

50歲時會有175萬3千多

60歲時會有630萬

70歲時會有1809萬

螢幕快照 2016-02-17 上午10.59.07.png

所以,從20歲跟40歲開始

同在30歲時,

  20歲起步已有175萬3千的投資盈餘

同在40歲時,

  20歲起步已有630萬的投資盈餘

同在50歲時,兩者會差1633萬

同在60歲時,兩者會差4238萬

同在70歲時,兩者會差1億993萬

 

就算只存10年,之後都不再放入

螢幕快照 2016-02-17 上午10.59.30.png

同在50歲時會差1004萬

同在60歲時會差2604萬

同在70歲時會差6755萬

所以你說時間是不是金錢呢?

 

以上拿存錢投資做比喻

但其實無形的資產影響更大

像是任何可以累積能力、視野、態度、人脈的活動

在相同條件下

幾歲開始起步

影響更是難以估計

我拿身邊台大工科背景的朋友做比較

A在20歲開始邊讀書邊創業

B在20歲時邊讀書邊做投資

C在20歲時邊讀書邊打魔獸

現在同樣29歲的A, B, C

A創業成功還上過財金雜誌,資產破千萬

B靠投資今年獲利超過七位數,資產破千萬

C目前在電子業上班每天加班,資產=每月薪資

同樣都是台大工科碩士畢業生

九年後的狀態天差地遠

到底年輕有多少本錢??

你重視時間所累積的價值嗎??

在你可塑性最高的時候

只是守本份還是努力學習突破

A跟B從學生時期就是好朋友 彼此影響

而大部分守本份的學生都跟C差不多

因此 跟什麼樣的人相處也決定了彼此的未來

A跟B碰過的挫折也是C難以想像的

只是他們在最能吃苦的時候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所以年輕真的是本錢

undefined

 

知識的累積也是一樣的

B從20歲開始每天閱讀

最密集的時期曾經是一天一本書

假設他一年看100本書就好

29歲的他至少已經看了900本的書

也難怪他的思維與做事態度跟同年齡的人

完全不一樣

我也是在工作之後才發現閱讀的重要

知識就是力量

大量閱讀能夠活絡我們的腦袋

跳脫個人的思維做思考的練習

只是你多早開始這麼做

人類的腦袋在30歲後就慢慢停止成長

有閱讀習慣的人則會持續

因此很多人在30歲後才開始想改變

通常很難突破腦袋給我們的限制

因此 做任何事情

起步的早晚真的會差相當多

我25歲才開始重視閱讀

但現在跟B討論事情的思維邏輯

還是有一段落差

這就是起步早晚的差距

 

你重視時間嗎?

唯有重視時間,才有可能擁有時間的掌控權

從現在開始就好好利用時間複利,累積驚人的實力吧!

 

 


延伸閱讀:

【基礎財商知識】聽聽辦了數百場現金流的神人怎麼說!

其實你有很多時間,給裝忙的上班族

arrow
arrow

    San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