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暖心的諮詢者回饋,總是讓我能不停止的走下去。
本次的諮詢者不公開,但我想寫一篇心得給大家。
有的時候,也許是太年輕,
家裡保護的太好,許多問題總是等碰到後才思考。
而我總是不忍苛責傷心人,卻又無奈。
也許年紀不該當作衡量的工具,
這樣人們就不會認為幾歲就該如何,
也就不會分小孩大人,
而是一視同仁的把人當作一個獨立個體對待。
許多父母,總是對自己的孩子說:
「你還小,現在好好讀書就是你的本份」
來帶過其他的人生功課。
以至於直到出社會那一刻,
你的“小孩”才開始面對人生,
學習做個大人。
而通常的狀況都很慘烈,
你讓他們跟不上時代、受不了挫折、經不起挑戰,
更不懂得愛。
於是,草莓族一直存在,
甚至還不斷出現新的啃老族、繭居族、媽寶等。
曾幾何時,台灣老一輩引以為傲的拼鬥精神消失了?
老一輩們請先問問自己吧!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古老智慧至今沒變,
你怎麼會以為讀書可以解決一切?
許多高學歷的學生,
發現自己只會讀書、考試、寫報告,
在學校只要獲得老師肯定就一切順利,
而出社會後呢?
我並非說讀書不好,
畢竟文憑的好處很實際,
以至於大家不敢拒絕,
但這裡要強調的是,
若從小到大只會讀書其實很糟。
當他們大學、研究所畢業後,
找不到工作、感到迷惘、覺得失去方向,
他們該如何靠自己突破瓶頸?
面對父母的權威,
他們退縮、不敢表達意見,
出了社會,他們也會退縮、不敢表達意見,
難道這是你所樂見的嗎?
不要在害你的下一代了,
不然就讓他一輩子當你的小孩吧!
這個社會不會因為你還把孩子當小孩,
就改變人們對他的標準。
只有當你把他們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
而非依附在你底下的“孩子”,
他們才有機會當個大人,
而這件事越早開始效果越好,
請不要等到法定年齡甚至大學畢業。
被消耗的青春,過去就是過去了,沒人賠得起的。
若你認為自己是個獨立個體,
從今天開始,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吧!
為自己而讀、為自己而選、為成就更好的自己而奮鬥。
人生,是自己的。
生涯健檢:http://lifecheck.strikingly.com/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